[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加强校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3-12浏览:10设置


各学院、各学生班级、各位同学:

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多变,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又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在校园的暴发与流行,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就加强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等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1. 麻疹: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第4天起从耳朵后开始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通常2-3天内扩散到全身。麻疹患者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伤,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2.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出现皮疹,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24小时内形成椭圆形水疱,极易破裂溃烂,应避免用手抓破。3-5天后水疱干裂结痂,2-3周后结痂脱落并痊愈,一般不留痕迹,患过水痘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水痘传染性强,通过飞沫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潜伏期约14-21天。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未曾患过水痘的人员,如接触水痘患者应密切监测体温及出疹情况,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病后48小时之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发展为重症的发生率。

4.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常见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胸部X线和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咳嗽、咳痰甚至咯血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可临床痊愈。

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多发于春季。常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预后良好。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尚缺乏特效药物,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的最有效手段。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勤换洗、晾晒衣服及被褥,个人卫生用品定期消毒。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食物,合理膳食,增加营养,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素质,防止病毒侵入。

3.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当出现发热、咳嗽、出疹、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就诊。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

4.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各班级、宿舍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定期消毒,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环境卫生,共同创建平安健康校园。

三、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校园内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传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觉性,根据春季麻疹、水痘、肺结核、流感等易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时调整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严防校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2.各学院要结合“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指导和督促各班级、宿舍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健康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学校环境卫生治理整顿。

3.各学院要加强常见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对未按规定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或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跟踪、整改到位,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断规范提升校园卫生与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安全有序。


校医院  党委学工部(处)  党委研工部

2024312



返回原图
/